东城街道人大工委:“四微”机制撬动“大民生”
永嘉县东城街道作为温州市区域面积最大的街道,区块类型丰富、产业业态多元,导致各类群体诉求多变、发展问题复杂多样。而如何深入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永嘉县东城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从微小处着手,逐步探索出“四微”工作机制,真正把“民生所盼”变成“民生所赞”。
瞄准民生“需求点”,“微建议”落实发展烦心事。
“村里这个高速桥下面以前堆得都是垃圾,没想我们到在‘代表码’上面提的建议真被采纳了,短短俩月就清理了垃圾,而且还在年底前修好篮球场、足球场,真得感谢人大代表帮我们解决了这个烦心事。”望着崭新齐全的运动场地,河岙村村民无不感谢人大代表的倾心帮助。
2023年2月,东城街道联络站线上平台陆续收到了“河岙村高速桥出现建筑垃圾倾倒问题”、“河岙村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等民情民意信息。针对这类群体性民情民意,东城街道人大主动归档研究,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东城人大进一步关注到村内体育场地非常局限,公共健身设施匮乏陈旧的现象,提出两条具体建议:一是及时并全面开展垃圾清理工作;二是利用合适空闲地块建设便民公共体育场地,并以“微建议”形式反馈给相关职能科室。通过半年以来的各方协调以及监督推动,河岙村原来充斥“臭味”的垃圾点焕然一新成为挥洒“汗味”的运动场。
河岙村正是“微建议”落实的生动缩影之一。目前为止,东城人大以“微建议”形式集中力量有效推动解决,例如城东小区背街小巷路灯安装、敬仁至绿上道路交通提示牌等群众呼声强烈、单个项目资金量少的“微建议”项目共计80余个,不断提升民情民意监督的实质实效水平。
紧盯监督“关键点”,“微视窗”解决区域大难题。
产业园区作为实体经济的承载主体,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潜力板,也是县域经济的主引擎。东城街道滨江工业园区拥有浙江君品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玩美玩具有限公司、永嘉县中原纸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的规上企业,年产值近12亿元,并建设有超千亩的连片工业用地。然而,园区高速发展也难以摆脱原有交通配套设施老旧落后这一“紧箍咒”的矛盾压力。
如何破解交通难题,助力产业园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城街道人大工委扎根基层,建立了以县人大代表为主,社干部以及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为辅的人大“微视窗”,以横轴干道为界分区进行“清单式”实时跟踪与“服务式”协同配合,将人大代表履职触角延伸至工业园一线、企业发展一线,及时将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园区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滨江工业区人大“微视窗”就园区拓宽狭窄路、修补坑洼路、打通断头路等道路热点,连续3年先后7次开展专项调研,助力完成友谊路、育才路和黎明路等三条市政道路的成功竣工验收,以及后期邻里中心建设方案整体调整研究等等项目落地,为区域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聚焦实事“落脚点”,“微服务”提高群众幸福值。
民生无小事,冷暖见担当。东城人大代表在群众方便办事、连心结对、急难愁盼方面,切实扛起重任、作好示范表率,提供实实在在的各类“微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上门式”履职打通阵地“毛细血管”,进一步创新“微服务”实践形式。结合常态化志愿者活动,东城人大摆起“服务摊位”、化身“热情摊主”,一方面,发挥人大代表“技能特长”和“职业特长”,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医疗义诊、送教下乡、禁毒宣传、技术培训等主题服务活动,以代表专业所长,补群众需求之短;另一方面,组织代表与“红长廊”服务队、卫生院义诊队等各类志愿团体以“流动”服务小组的形式,每周依次在综合农贸市场、鹅浦公园、上元五金工业园区等6个固定点位流动提供爱心凉茶、文明向导、健康义诊等服务,并累计发放纸巾、饮用水、广告扇等小礼品400余件,多形式实现为群众送健康上门、送安全上门,送关爱上门、送政务上门。
聚焦日常“关注点”,“微测评”促进实际满意度
为提高人大代表满意度测评的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更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东城人大建立健全“微测评”机制,将满意度测评与专题调研、代表约见、民生实事督查等其他监督手段有效结合,进一步凸显多方参与、过程导向的评价改革,改变“突击式”、“走过场式”等不实乱象。
“以前村里的脏水污水随意排放,臭气熏天。现在排污管网马上修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排水问题了。”
“污水管网进度较为缓慢,我家前当日开挖的沟渠没有及时完成管道安装和路面回填,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好。”
“管网接口位置设计不合理,能不能再优化线路铺设工作?”
......
2024年4月3日,东城街道人大工委第二季度民生实事项目视察活动中,在代表项目调研的基础上,随机邀请6名当地村社群众参与河岙村、敬仁村的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子项目的实地评议,让更多的群众从“旁观者”变为“监督者”,并且将群众不满意评价与代表建议等内容整理形成专题询问意见、重点问题清单,连同实时测评结果及时进行交办,后续要求相关单位进行具体原因说明与限期整改承诺。特别是有些部门在处理代表建议、落实民生项目等方面时会存在推诿或敷衍的情况,运用询问、“代表约政”等“硬招”,倒逼职能部门由“解释”向“解决”转变,更好体现“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共同形成加强和改进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