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意见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审议意见

关于推进桥头、桥下与金溪三地一体化融合发展议案调研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21-06-15】 【作者:】

关于推进桥头、桥下与金溪三地一体化融合发展议案调研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1年6月1日永嘉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91次主任会议通过)

   

永嘉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推进桥头、桥下与金溪三地一体化融合发展议案的调研报告》。会议认为,推进桥头、桥下与金溪三地一体规划、融合发展很重要,是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实际,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桥头、桥下与金溪三地,工业基础扎实、产业特色鲜明、人文和生态资源丰富,三地山水相邻,习性相近,人文相通,推进三地一体化融合发展既是沿袭历史发展脉络的需要,也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但还存在协调机制缺乏、产业规划滞后、基础设施零散、交通网络不畅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三地融合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或工作专班。建议确定一位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负责,成员由相关部门和三镇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确定一个单位负责召集牵头。建立协同发展协调机制,加强沟通,通报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研究分析三地融合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二、坚持规划引领。三地融合发展目前仅仅停留在建议上,要使这个建议真正落地开花结果,县有关部门和三镇要马上行动起来,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对三地融合发展做前期调研和战略规划研究。一方面要精准定位,依托现有各自产业和发展特色,加快编制县域副中心城镇发展规划,明确片区发展远景蓝图和阶段性目标;另一方面要形成县域副中心发展思维,主动对接县域主中心发展,在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城镇功能配套等方面,做好对主中心的承接和支撑准备。

三、坚持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摸清底数,县有关部门要马上组织人员对三地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排水、污水处理、水利以及城镇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掌握具体的情况和数据。其次是整合资源,高效利用,要结合三地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因地制宜,高起点错位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提升服务水平,要借三地一体化融合发展之机,优化管理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四、坚持交通互联互通。首先,要加快谋划三镇间联通的交通项目,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形成“10分钟”交通圈。可以依托正在实施的211省道以及正在规划的325省道,积极推进金溪至桥头隧道项目前期工作,尽早确定线路走向。要全力打造桥头镇主要纵向道路桥东大街,桥下镇永临大道延伸连接垟下线,形成桥下——金溪主要纵向道路,解决目前桥头桥下镇仅仅依靠一条道路联通南北问题,最终在三镇形成一大环(330国道-永临大道-桥头荆源连接线-325省道)道路结构。其次,要加快打通镇域内的交通堵点,形成畅通便捷的内部交通网。要结合城中村改造、河道治理等项目,有序梳理三镇各自内部的次干路和支路,逐步打通断头路。再次,要加强与外部的连接与畅通,提升对外交通能力。提升现有壬黄线,建议规划为桥头至青田的省道,加强北面与青田联系;加快提升上桥线的道路等级,做好上塘临城南路至桥下211省道连接线的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切实解决目前上桥线交通拥堵问题;积极争取温义高速在桥头、桥下设置互通出口,联通211省道,提升桥头桥下对外交通能力;研究、规划建设桥头至温州、桥下至温州过江通道,增加三镇与温州市区联系。

五、坚持产业互促共赢。积极做好桥头、桥下、金溪三镇园区的整体规划,提升产业平台。主动承接温州和永嘉中心城区、长三角地区的高端产业转移,以产兴城,以产引人,积极承接永嘉西北部昆阳、巽宅等地人口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三镇一体化融合发展,把三镇打造为永嘉的工贸型县域副中心。加快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要坚持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之路,坚持机器换人、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的技改之路,大力改造提升现有的纽扣拉链和教玩具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拓展工业用地,提升产业空间。要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工作思路,统筹安排空间规划,开发利用低矮缓坡山地,规划布局形成桥头纽扣产业园、桥下教玩具产业园和金溪山根产业园三个工业园区。要坚持招大引强,高标准、高效能利用好有限的增量工业用地。利用现有的维多利、恒达广场等购物中心,全力打造集国际名品购物、商贸服务、总部经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时尚商圈”;并以特色工业生产为基础,深化工业体验、工业旅游,打造特色工业商贸区。大力发展物流、电商等服务业,打造三镇的物流商贸园区和淘宝基地。依托金溪镇丰富的人文和生态资源,通过文化赋能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做好“文旅+”“农旅+”文章,建设瓯渠武医小镇和文旅康养基地,发展集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康养度假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回到项部】 【邮件转发】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