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人大工委:精准三举措发力,打造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东城街道作为温州市区域面积最大的街道,面对辖区业态多元、发展诉求多样的治理挑战,东城街道人大立足法定职能,创新构建“靶向监督+组合献策+专题问效”三维履职体系,探索城乡共富的新路径。
一、“靶向式”监督,园区走上“快车道”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与二期相继列入街道民生实事,东城人大以“活力滨江观察窗”为平台,靶向发力,推进全过程监督。一是创新“微团组”形式,以代表专业分组为基础,实现2-3名县人大代表“微团组”,并补充村社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形成固定项目的“观察窗”;二是规范“监督链”模式,与职能部门的常规联系之外,利用建议办理、进站面商等40余场活动促进关键节点的落实,现将敬业路施工与规划不符、污水管接入设计不合理等多处问题以“清单式”指出,并且后续进行“销账式”督办;三是增加“实效评”环节,根据友谊路、育才路和黎明路等多条道路竣工验收,以及邻里中心建设方案二次调整等项目阶段性完成情况,实时评测项目成效,将“观察窗”各类群体的真实评价与建议纳入民生实事年终评价,进一步强化监督力度。
二、“组合式”献策,山区开出“共富花”
春时赏梅花、夏时享漂流、秋时望红柿、冬时晒番薯,陡门文旅产业稳步发展有目共睹。而近年东城人大主动作为,助力更多新业态、新场景、新IP的涌现。一是聚集民智解锁“诗与远方”,街道人大工委将乡村旅游发展列入年度工作重点,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出谋划策。围绕美人峰项目堵点,组织专题座谈,邀请部门讲解用地调规等政策,同时向群众、经营主体等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以漂流为基础,发展近郊周末游”“合理土地流转,完善配套设施”等诸多建议。二是借势宣传抓住“流量密码”。酒香也怕巷子深。代表们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接街道宣传办和永嘉摄影家协会等,构建“代表+媒体+乡贤”宣传矩阵,让乡村旅游宣传更接地气、更有力度。其中“梅园花海”“陡门番薯枣”等关键词更是成功“出圈”。目前仅梅园一处游客人数累计已超5万人。三是谋篇布局唤醒“沉睡变量”,以梅园赏梅、陡门民宿、美人峰漂流等多点为基础,以点带线、连线成面推进陡门文旅开发。《关于全方位规划与开发陡门景区的建议》《关于保障农村道路建设必要用地指标的建议》等8件代表建议的提出,进一步挖掘“山水陡门”资源,使“一枝独秀”变为“百花齐放”。
三、“专题式”约见,城区点亮“安全灯”
作为上塘城区与S223省道的重要交通节点,永嘉县东城街道码道西街路口,已完然不见以往群众慌乱穿行道路的乱象,而是红绿灯指挥下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这一明显改变源自于一场县人大代表专题约见,实现以“小切口”监督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事”。一是调研前置“见”问题。东城街道人大工委在全面调研路口事故缘由以及群众意见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包括新增交通灯规划方案、加强交通安全宣传等一系列代表建议清单,并以此确定代表约见活动主题。二是多方联动“见”对策。东城街道人大工委将“解题窗口”前移,会同县人大、县融媒体等单位,以代表约见的形式约请县交通局开展实地项目调研,现场办公、实时协商并就省道时速要求与群众安全需求间矛盾寻找化解点。经讨论初步确定方案并明确各类要素资源3月到位时限。三是长效监督“见”实效。在5月红绿灯正式投用后,组织代表以行人身份重回这个路口,并仔细留意着设置红绿灯后的交通变化,以确保整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