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街道人大工委:“三个一批”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后半篇文章”
黄田街道作为温州市首批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试点单位,在前期听取黄田街道办事处生态文明建设报告的基础上,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后的督促推进,找准人大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助推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示范一批,全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在基层的“后半篇文章”。
一是监督推进,督促处理整改一批。聚焦党委重点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保问题开展跟踪监督,联合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站所,针对黄田街道电镀、铝压铸、锌压铸、汽车修理、塑料加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坚持既“精”又“深”的原则,认真听取专题报告、现场调研具体情况、跟踪督促问题整改,确保黄田街道生态环境问题逐一销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法推进,形成共同监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尤其是监督促成3家露天废品收购站搬迁,改善了城市环境;今年黄田街道收到的77件生态环保领域的信访件,部门处理结果满意率达到了100%。
二是调研服务,助力优化提升一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不同领域、联系广泛、接触面宽的优势,广泛听取和收集企业在生态环保领域的企声企愿,并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到项目一线、企业车间,进行实地调研,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针对黄田街道支柱产业-小五金产业在环保和发展方面转型升级的问题,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和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专题调研报告,推动问题解决。协助环保所完成110家企业环保码申领,提高了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针对污水处理厂进水异常,联合基层站所排查原因,为企业纾困解难。
三是亮点打造,助推示范引领一批。水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田街道人大工委紧盯水环境治理,聚焦万寿河专项整治和千东河整治等重大项目,将代表根据专业特长、行业属性划分小组,以“一个小组代表负责一个项目”的要求,组织代表“点对点”跟踪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全力助推打好治水攻坚战。经过多次“清四乱”“四边三化”行动和抽调楠溪江瓯江的水到千东河、万寿河打通水循环,万寿河千东河水环境在持续改善中。创新“代表+河长”“代表+志愿者”巡河模式。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工作是维护水环境的重要举措,黄田街道人大工委联合街道治水办,选定群众反映较强烈的1条河道进行重点巡查,并动员企业家、社会团体等志愿者共同参与巡查,从而拓展“监督圈”,扩大“守护群”,加快推进“美丽黄田”再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