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各项报告

永嘉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5-05-28】 【作者:】

铸牢舌尖防线 共建食安永嘉

--永嘉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

永嘉县人民政府

2015528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去年以来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请予审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是对群众舌尖上安全的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全面履行新职能、适应新常态,按照强化协同配合、狠抓基层基础、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创新日常监管模式、深入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主体责任、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一年来,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定趋好,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合资源,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一)整合职能,统一监管体系。按照国务院、省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要求,去年我县完成了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将县经信局承担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机构成建制划转县农业局管理;将县食药监局、县食安办、县工商局的职责进行整合,并划入县质监局的食品监管职责,组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食品生产经营统一管理,建立了科学合理、职能清晰、权责一致的监管体系。

(二)强化基层,提升隐患排查能力。实现将食品问题解决在基层,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去年底我县部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现全县18个镇街均成立了由行政一把手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办公室主任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每个村居均有1名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负责村居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摸工作,共落实协管员948人,村居网格化管理已全覆盖。

(三)健全机制,提升综合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管理、考核督查、风险防控、舆情监测、事故处置、社会参与等八方面的工作机制,重点抓好相关制度的落实。特别是通过细化年度绩效考核内容,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和监管责任;通过落实舆情定期监测,及时消除了各类食品安全谣言;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同时强化工作督查,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四)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一是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2014年共投入150万元加强了县食品和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建设,购置了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高端精密检测仪器,在原有158项检测项目的基础上,新增320余项检测项目申报认证;投入20余万元为基层站所配置了快检设备,初步形成了快检和定量检测相结合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2014年全县共定量抽检各类食品2542批次,餐饮具1832份,评价性抽检180批次,合格率达97.22%;快速定性检测各类食品21930批次。今年,我县已将食品检测能力提升列入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准备在两年内再投入800万元进一步强化检测能力,重点提升永嘉特色食品的检验水平。二是强化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加快风险监测体系建设进度,全年按照不少于1/千人的要求,风险监测样本量791批次,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采样覆盖所有镇(街道),设置了1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设置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3家,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作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点。三是突出信息化平台建设。继续在流通环节推广食品电子化监管,创建电子监管示范单位7家,共有118家食品经营户安装了电子监管平台,共录入电子台帐148万条。

二、示范引导,强化食品安全全程监管

以创建促规范、以规范树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真正推动食品企业诚信经营和健康发展。

(一)强化源头监管。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五有一追溯产地准出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台帐记录管理。全县定量抽检农产品311批次,林产品44批次,定性动态抽检农产品6129批次,有效防范了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全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累计51个),绿色食品累计8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11个,农业标准化实施率达58%以上。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宰前生猪瘦肉精抽样自检比例达到12.5%瘦肉精三项检测工作全省领先;加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管理,建设完成规模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79个,在全县建立了24个面向社会的无害化处理池。

(二)强化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监管。一是加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监督抽检,切实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地产食品533安全保障行动,落实生产企业主体报告和批发单位经营情况备案制度;定量抽检各类食品2198(不包括农业)批次,其中风险监测791批次,评价性抽检180批次,评价抽检合格率达97.22%;抽检餐饮具1832份,快速检测流通环节各类食品14652批次,餐饮环节1149批次;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的食品安全均得到了有力保障。二是加强食品四小行业监管。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统筹监管原则,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菜场开展了综合整治,加强准入管理和分类监管,强化了四小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三是推进各类示范创建,有效落实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和一票通等制度。全县已创建餐饮示范单位58家,食品示范店625家,改造完成农贸市场3个,2条餐饮街道、11个餐饮单位、32阳光厨房10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通过了省级示范创建验收,全县持证3个月以上的2067家餐饮单位已全部进行餐饮量化分级评定,并在店堂公示量化等级。四是,加强对全县生产企业和规模经营单位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共培训食品从业人员4085人次,发放食品安全管理员证书347个。

(三)推进各项民生工程落实。一是深入实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去年县政府将学校食堂改造提升列入年度民生工程,以食堂改造提升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县投入1860万元改造中小学食堂40个,并在18个学校食堂推行阳光厨房。现全县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量化分级AB等级占67%、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者定点采购占90%、校园品牌超市店占50%、学校饮用水通过城镇或农村饮用水放心工程管网接入率94.5%、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85%,基本消除了学校食堂无证现象,今年将继续改造25家学校食堂。同时,针对学校周边食品流动摊贩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教育、城管等部门和各镇街道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重点学校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驻点责任人制度,落实了20所重点学校多部门的驻点责任人,由责任人共同做好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在已创建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7家基础上,投入236.5万元对3家农贸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同时在3家农贸市场和2家超市开展了省级放心市场放心柜创建,进一步优化了市民菜篮子消费环境,今年正在继续创建放心市场”1家。三是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县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和18个镇街农产品速测动态监测室全部建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四是美化景区餐饮服务。针对楠溪江景区餐饮单位硬件设施落后、管理服务水平低、食品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在狮子岩景区探索开展了美丽餐馆建设,组织景区17家餐饮店进行了全面改造,并被授予省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称号,有力促进了我县旅游和餐饮业发展。

三、重典治乱,严打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县以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为重点,组织开展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城中村食品安全和明胶、饮用水、米面制品、肉制品、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清源专项行动等整治活动,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整合打击力量,严厉惩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去年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8599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2949户次,约谈违规企业133家,公布黑名单”20家,行政立案275起,罚没款金额94.8万元;全县刑事立案42起,刑拘26人,取保候审55人,追捕在逃8, 查处了一批毒凤爪毒馒头毒狗肉等案件,涉案货值超过一个亿;全县判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25起,判处实刑27人,缓刑20人,罚金54.9万元,并组织召开永嘉县首次食品安全刑事案件新闻发布会,对12起案件的举报人进行奖励,共发放奖励金额22.5万元。刑事打击和举报奖励金额在全市均名列前茅,媒体宣传报道违法食品行为22次,其中10毒凤爪系列案还引起中央媒体关注,焦点访谈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今年上半年,我县以肉品和水产品专项整治为主题再次组织开展百日会战行动,截至目前,全县查处食品安全行政案件一共53起,其中涉及到肉品水产品为34起,移送公安3起,公安自行立案1起;法院判决案件4起。查处问题肉及肉制品、水产品7300余公斤,涉案货值5.5万元。特别是今年4月,县公安部门破获了一起建国以来一次查获最多的特大贩卖穿山甲案,现共已刑拘犯罪嫌疑人21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此外,今年我县还组织销毁了无检验检疫证明的冰冻鸡爪鸡翅33吨,公布食品安全黑名单”15家。

四、多方借力,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为构筑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我县本着宣传就是监管的理念,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一是创新宣传载体,引导群众参与。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契机,通过现场宣传、张贴海报、户外电子屏幕广告、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大力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全县共开展食品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40余次,张贴分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畅通举报途径,大力推行举报奖励制度,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2014年对12起案件的举报人共奖励了22.5万元。二是强化信息公开,引导媒体参与。通过出台《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有力的推进了我县食品安全舆情工作,近年来各类新闻媒体报道我县食品安全工作近200条次,《今日永嘉》报专门开设了食品安全专栏,每周至少报道食品安全工作1次。三是搭建活动平台,拓宽参与渠道。为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去年共组织媒体、人大政协代表、市民参与我执法、你参与你点题、我检测市民开放日等活动6次,召开市民征询座谈会2次。四是加强培训教育,引导企业参与。为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每年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开展职业道德法制培训教育,去年共培训食品从业人员4085人次,发放食品安全管理员证书347个。

五、存在问题和下步措施

我县在依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但还存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整合还未到位、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水平整体不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我县将以强化基层监管力量为核心,立足长远,巩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明确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构建严密的监管网络,加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抓好长效机制的完善,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一)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整合。在全面落实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任务基础上,开展市场监管部门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整合工作。县市场监管部门加快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药品监管所与质量技术监督所的整合、融合,组建新的基层市场监管所,确保基层监管力量通过体制改革真正得到强化,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同时,加强县、镇街二级食安办和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督查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进一步净化食品市场环境。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深挖治理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组织开展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行动,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质工程、三小一市场整治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控体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全县行政执法部门移送、通报涉嫌食品犯罪案件或线索全年不少于15条,加强食品安全犯罪侦查队伍建设,集中打击,重典治乱,保持严惩重处新常态,形成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威慑力。

(三)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三网六体系建设;加快开展建立食品安全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现代化智慧监管体系试点工作;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的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建立统一的县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深入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约谈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及时公布并约谈违法违规企业,加大企业失信成本;在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率先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信息、违法违规信息等的发布机制,让消费者明白、放心,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合法、规范经营。

(四)进一步落实民生工程建设。继续改造提升25个学校食堂,全面完成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三年目标任务;推进阳光厨房建设,深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321”示范创建活动,大型、特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阳光厨房覆盖面达到30%;继续开展放心农贸市场改造,完成4家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建设任务,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确保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率达到70%以上。

(五)进一步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加大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开办专题栏目,打造新闻品牌节目,增强宣传工作影响力;整合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有奖举报制度,探索奖励兑现便捷化途径,切实保障举报人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你点题,我检测你送样,我检测等系列活动,建立网络点题平台,定期检测并公布市民关注的食品安全状况;积极探索在学校食堂、大型酒店、农村集体聚餐等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风险等级较高的行业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和消费者多方互动共赢的激励约束机制。

各位领导、人大代表,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大民生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为我县推进三区两美战略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而努力奋斗!

回到项部】 【邮件转发】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