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
永嘉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
永嘉县人民政府
(2015年5月28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取得主要工作成效
根据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4年3月,我县先后出台《永嘉县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4-2017)》、《永嘉县2014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永嘉县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等文件,切实加强全县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2014年全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两项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13年下降3.76%和6.03%,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根据市大气办发布的通告,永嘉县2015年1-3月环境空气质量为:PM2.5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5.7%,全市排名第六;AQI优良率为83.3%,与2014年同期相比上升1.5%,全市排名第7。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全县建成区区域内60%以上面积建成高污染染料禁燃区,全面淘汰或改造完成禁燃区内的8个燃煤锅炉。大力推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完成瓯北五星工业区、桥头外垟头电镀基地和峙口、响山造纸集聚区供热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设立县级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扶持专项资金,备案光伏项目34个,完成总装机容量24.4兆瓦。深入开展建筑节能, 2014年全县共生产新墙材2.29亿块标砖,同比增长12%,新墙材使用率为100%,全年开工项目174个,征收新墙材专项基金预缴款1381.88万元,做到应征尽征;及时办理竣工返退项目53个,返退资金1188万;积极扶持新墙材企业,新投产企业1家,投资4000多万元,年产量30万立方;县府办组织住建、交警、运管、路政等11个单位成立非法卖砖市场整治小组,全年巡查检查在建工程项目76个。
(二)加大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严格产业准入,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染料锅炉及直接燃用非用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完成铸造行业6个企业总计1.4万吨落后产能淘汰任务,腾出用能2310吨标煤。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完成造纸、印染、化工、水洗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24家。
(三)不断深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快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脱硫设施建设或改造,完成化工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烟粉尘提标改造。深入实施《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工业VOCs治理项目,完成浙江巨象树脂化纤有限公司、永嘉县东大合成化工有限公司和温州市新纪树脂有限公司等8家化工企业的VOCs治理工程和制鞋行业的VOCs污染防治试点工作。
(四)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严格新车和转入车辆环保准入,强化车辆登记、检测、维修、报废全过程管理。建成县五洲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县永新蓝天机动车尾气检测有限公司等2个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于2014年7月1日起开始对全县范围内的机动车进行尾气检测工作。全面实行“黄标车”限行,划定瓯北城区:瓯江以北、瓯江三桥路—东瓯大道—104国道—三塘线楠溪江大桥以西围合区域内的道路(不含上述道路);上塘城区:223省道—环城东路—环城北路—下堡西路围合区域内的道路(含环城东路、环城北路、下堡西路,不含223省道)为“黄标车”限行区域。加快“黄标车”淘汰进程,出台《永嘉县“黄标车”淘汰补助实施办法》,于2014年10月10日起受理全县范围内的“黄标车”淘汰补助工作,截止2014年底共受理1650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市民绿色代碳出行,成功开通上塘社区巴士,投入4条线路共36辆车;投入公共自行车1100辆建成停靠点44个;新增公交线路4条、公交车辆18辆,完成28个公交站点的建设。
(五)全面整治城市烟尘。严格监管施工扬尘,积极创建绿色工地,进一步强化建筑工地的文明标化工地创建和标准化管理,对全县新列入的64个质量监管项目、72个安全监管项目实施扬尘管控,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获温州市“瓯江杯”优质工程奖1项,创市级标化工地3个、县级标化工地7个。严格控制道路扬尘,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生活垃圾保洁、运输、处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保洁、运输、处置一体化保洁机制,有效抑制道路扬尘污染,全县建成垃圾中转站13座,开工16座,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主要道路机扫率达72.63%,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严格控制餐饮油烟,上塘、瓯北城区餐饮油烟净化装置配备率100%。
(六)严格控制农村废气污染。积极推进秸秆及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紧紧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关键技术环节,积极稳妥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14年完成任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7.7万亩,化肥减量485吨,有机肥0.82万吨。全力开展植树造林,大力开展营造林工作,2014年完成重点防护林山地造林3000亩,一般造林10834亩,中央森林抚育45000亩。深入实施“1818”平原绿化行动,完成平原江河绿化1220亩,基干林带补植3500亩,完成投资201万元。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落实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发放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资金2410万元。
(七)全面完成2014年度大气污染防治10件实事。一是建成2个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全年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54222个(其中:黄标2517个,绿色标志51705个)。 二是完成铸造行业1.4万吨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三是建成上塘中心城区建成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对禁燃区内8台高污染燃料锅炉已全部淘汰或改造到位。四是完成VOCs治理工程10项。上塘、瓯北城区餐饮油烟净化装置配备率达到100%。五是建筑工地达到“七个100%”要求,城市主要道路机扫率达72.63%。六是投资838万元建成大小楠溪等四大流域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站5个并投入试运行。七是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项目24个。八是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上塘、瓯北城区从8月10日开始限行,出台“黄标车“淘汰补助实施办法并于10月10日开始受理,2014年共受理1650件、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7773辆。九是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开通上塘社区巴士和公共自行车,新增公交线路和公交车及公交站点。十是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达到82%以上,全县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40%。
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一)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永嘉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程已建成,但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不足,且替代能源(如天然气)引进工作进展缓慢,以致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进展滞后。
(二)机动车淘汰工作方面。机动车淘汰工作去年10月启动,由于我县没有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和专门的人员,以及淘汰的门槛设置相对较高,都对淘汰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由于财政资金难以保证原因,机关事业单位的“黄标车”淘汰有一定难度。
(三)城市烟尘治理方面。建筑扬尘和烟尘整治力度还要加大,建筑工地达到“七个100%”有一定困难,措施不到位对空气质量恶化的贡献率很大。无证餐饮油烟、露天烧烤、垃圾焚烧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四)联动机制运行方面。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多部门,虽然已经建立相关的联动机制,但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各自为阵的情况,部门工作合力还未全面形成。
(五)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不合理。我县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上塘、瓯北二座空气自动站的监测数据提供。但是不能代表永嘉县环境空气质量。因为上塘自动站位于永嘉南部,瓯北位于永嘉南端边缘,以永嘉南部二个监测点平均值评价永嘉县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不合理,也没代表性。永嘉县瓯北空气自动站离温州仅1km的瓯江之隔,而且被温州市区半包围状态,位于温州市区的北面,处于常年主要风向东南风和西南风的下风向,环境空气受高浓度的温州市区影响严重。
四、下步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能源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扩、改建项目的煤炭消费增长量,探索把煤炭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以总量定产能。进一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加快分散燃煤锅炉的淘汰进程。加快推进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新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二)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切实加强源头管理,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制度,强化工业项目准入对主要设备、节能降耗等指标的评价,着重发展产品能耗低、单位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项目,进一步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着力控制新增用能的总量和能耗水平,向低能耗、零排放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开展节能执法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监督监测,实现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强化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全面开展工业企业有机废气污染整治,加强对制鞋业废气整治的指导服务。建立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探索建立VOCs污染防控体系、监控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工业VOCs 治理项目,完成制鞋行业的VOCs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评估。
(四)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加快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进度,落实好黄标车淘汰补贴政策,简化办事程序,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今年需完成6740辆黄标车的淘汰任务。严格实施黄标车区域限行、禁行管理措施,依托路面监控系统,加强黄标车闯禁、逾期未检验车辆等重点车辆管控。继续倡导绿色出行,加快公交停靠站建设及改造。加快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推进公交站点标准化建设,实现公交“四站”(站亭、站台、站牌、站架)设置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五)强化城市烟尘治理。加强对扬尘污染源的有效监控,强化建筑工地的文明标化工地创建和标准化管理。全面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进度,切实提高压缩式中转站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垃圾收集、清运覆盖范围。继续完善垃圾收集、运输方式,提高城市垃圾机扫率,确保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无死角。积极做好绿道建设和公园绿地工作,加强绿道建设,进一步提高建成区绿地覆盖率。
(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向省环保厅申请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力争增加永嘉县枫林、岩坦空气自动站,删减瓯北空气自动站。
(七)强化工作组织领导。在上级年度工作计划未出台前,提前谋划制定我县201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积极健全部门联动机制,采取定期会商、定期督查、定期考核、定期通报等形式,全力形成部门工作合力,确保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完成。